您好,欢迎进入贵州省司法厅门户网站! | | | |

贵州省司法厅-凯发k8官方旗舰厅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为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促进《法治贵州》杂志与“贵州司法”微信公众号建设质量共同提升,“贵州司法”微信公众号选取《法治贵州》杂志刊登的优秀文章进行转载,以飨读者。                

2024年第1期《法治贵州》杂志刊登了《开阳县:政务服务 2.0 版让乡村政务“活”起来》报道文章,全文如下:

近年来,开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系列部署,打造乡村政务服务2.0版,高质量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梳理事项清单、抓好帮办代办协办、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打通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开阳县乡村政务服务2.0版工作启动以来,共为群众办结各类事项30.3万件,其中网上办理24.6万件,网办率为81.2%,为群众节省办事成本近2000万元,群众办事更加便利、高效。2021年12月,开阳县乡村政务服务2.0版入选贵州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优秀案例;2023年7月,开阳县乡村政务服务2.0版成功入选为贵州省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一、乡村政务服务2.0版的探索背景

开阳县国土面积2026平方公里,县辖15个乡(镇)、3个街道,132个村(居),户籍总人口45.75万人。其中,距县城30-60公里的有8个乡镇,57个村,19.6万人,辖区内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办事极为不便。为有效解决乡村两级群众办事不便、办事成本高等问题,2021年6月15日开阳县印发了《开阳县关于打造乡村政务服务2.0版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乡村政务服务能力,更大范围开展帮办代办协办服务,让乡村办事群众和在外务工办事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开阳县乡村政务服务工作自2010年开展以来,已走过13年的历程,乡村政务服务接入了贵州省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②,形成覆盖全县40余个部门、18个乡(镇、街道)、132个村(社区)的政务服务“一张网”,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审批”。开阳县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全面推行“收受分离”模式③,“收件地”按照办事指南等相关标准统一收件,进行形式审查,所收材料采用扫描仪、高拍仪等设备进行拍照上传,通过贵州政务服务网“一窗式服务”平台、“全省通办”服务系统流转至“受理地”,切实提升跨层级、跨地域通办能力,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区域通办”,解决了企业和办事群众多部门往返跑的问题。

二、乡村政务服务2.0版的主要做法

开阳县通过抓政务事项服务清单的统一、抓帮办代办协办服务体系建设、抓乡村政务服务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高质量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强系统融通、梳理事项清单、优化帮办代办协办、规范站点管理,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聚焦办什么,抓好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统一

乡村两级能办什么事,能否办成,是群众一直关心的问题。针对“标准不一”问题,开阳县依法编制、审核、发布了涉及教育、医社保、卫健、农业农村等民生类事项县级政务服务清单(乡镇权责清单)296项、村级组织履职目录197项、可代办事项705项,逐项统一事项名称、审批标准、审批流程、审批材料、审批时限,不断提高事项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扩展乡村政务服务标准化事项范围,全县上下执行一套统一的标准,让办事群众和企业能够一目了然、明晰易懂。

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事项关联,充分考虑基层承接能力,全面梳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200余项,采取窗口前移、委托收件、远程审批等方式推动事项下沉延伸,指导做好下沉赋权事项的衔接工作,加强业务指导,确保“接得住、管得好”,构建“纵向三级联动、横向部门协作”的乡村政务服务工作格局。

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指南法律术语、政策性用语太多,专业性较强、看不懂,导致申请材料填错填漏,影响办事效率的问题。开阳县以最大限度满足办事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优化办事指南,提供只有事项名称、办理时限、申报材料、审批标准的简明版办事指南,将法律法规、政策语言转换成“大白话”,让办事群众一看就懂、一读就会。在保证基本要素不缺失的情况下,优化后的办事指南缩减文字73%以上,逐步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看“一张表”就能办好事。

为方便群众办事,解决群众“难得跑”的问题,开阳县统一配备办公设施设备,在18个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和136个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作为政务大厅的延伸窗口和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的中间枢纽,坚持“应进必进”的原则,逐步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类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乡村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对乡村两级进行业务指导和日常监管,实现了办事只进政务服务机构“一扇门”。

(二)聚焦怎么办,抓好帮办代办协办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帮办、代办、协办服务,依托便民服务中心(站)窗口人员和网格员,在办理流程优化、延伸服务链条上下功夫,形成了变“找上来”为“走下去”、变“干部跑”为“网上跑”、变“上来领”为“送下去”的“三变”服务模式。采取上门服务、网上办、掌上办等方式,主动为乡村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提供居家养老、社会救助、惠农补贴、卫生健康、证件帮办代办、水电费代缴等服务,并将办理结果直接送到群众手中,初步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目标。同时,创新开展“银行办”“邮政办”,在县域3个边远乡镇分别设置“银行办”“邮政办”网点,企业和群众在乡镇银行网点即可就近办理工商营业执照,通过乡镇申报、县级审批的方式,实现公章刊刻、税务登记、对公账户开户和社保、医保、公积金缴纳等业务并联办理,相关证照通过邮政寄递给企业和群众,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缩短群众办事时间和办事距离。

抓好“一窗办”。依托贵州省政务服务网综合受理平台,将政务服务触角延伸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居(便民服务站),严格按照平台对外公布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提供办事服务。按照前台“一窗收件”受理,后台流转资料、分类审批等模式,将乡、村两级事项全部纳入综合窗口办理,实现群众办事“一窗办结”,破解了群众办事“多头跑”难题。为避免办事人员额外增加或变相增加办理环节和申请材料等行为,将办件抽查、群众评价纳入负面清单管理,对工作推进滞后的单位采取月度考核,作为年终绩效考核参考依据,以考核倒逼服务质量提升。

抓好“掌上办”。组织医保、社保、公安交管等部门,整理群众办事频率高的民生事项app操作流程,汇编成册印发到全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引导群众使用app办理相关业务。对于农村无智能手机的老人,由乡村两级工作人员用自己的手机为其办理,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抓好“异地办”。重点聚焦省外务工人员就医结算备案、社保卡申领、户口迁移、驾驶证补办换领等74项事项异地办理,与171个地区签订“跨省通办”战略协议,借助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远程传输、寄送有关办事材料,实现数据共享互认、业务协同办理,减少群众办事“多地跑”“来回跑”。

抓好“帮代办”。针对行动不便的群众,由代办员入户收取办事材料,后续全程帮办代办,并将办理结果直接送达群众手中。特别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生存认证,事项涉及人员均为老年人,行动不便,也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等设备,均由村级代办员入户办理。对于农忙时节群众无空闲时间办理业务的情况,由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变“群众办”为“上门办”,积极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

(三)聚焦谁来办,抓好乡村政务服务队伍建设

按照“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强、服务态度好、工作作风实”的选拔原则,着力打造一支能辅导、能咨询、能指导、能协调、能代办、能服务基层的“六能”服务团队,选优配强窗口工作人员为企业群众提供“全流程、全覆盖”的业务咨询、综合受理服务。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设置窗口46个,配备窗口人员60余人,明确全县136个村(社区)各设置窗口1个,并按照ab角配备窗口人员272人。全县共配备近500名乡村政务工作人员,推进乡村两级政务服务规范有序开展。

将全县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网格员纳入代办员目录库,定期对帮办队伍进行“微培训”,使其对帮办事项了然于胸。针对农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代办机制,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满足群众“就近办理、一次办好”的需求。

同时,围绕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窗口工作人员开展集中培训、业务研讨、跟窗学习、办件抽查、业务考核,提升乡村两级窗口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2022以来,共开展政策解读1次,集中学习2次,视频培训20余次,送课下乡2次,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窗口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确保业务办理更加有序规范。

乡村政务服务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群众利益,体现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件事一次办,让办事群众如沐春风”是乡村政务服务的追求,乡村政务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开阳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聚焦群众办事难点堵点,以乡村政务服务2.0版创建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为契机,以创促建,继续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打通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现乡村政务服务更便捷、更高效,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

网站地图